本文來自:湖北日報
趁著天氣晴好,向思江讓父親把自己推到咸豐飛鴻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牌子前。
對面山坡上,剛剛栽種完畢的獼猴桃樹苗還未吐綠。不過,在這個28歲的土家殘疾青年眼里,那已是承載著無盡夢想的未來。
半個月前,向思江創立了屬于自己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向思江原本是一位健康健全、活力四射、斗志滿懷的小伙子,2008年在來鳳縣經營著一家快遞公司。
在20歲生日還差10天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摔倒,向思江患上了重度脊髓損傷,肩部以下截癱,一夜之間變成了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顧的病人。輾轉上海、山東等地治理,都沒有結果,最后只能坐著輪椅。“任何來自外部的幫助都是暫時的,一切還得靠自己。”看著日漸衰老的父母,感激著好心人的幫助,樂觀的向思江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進行著輪椅上的創業之路。“我懂得網購,開過快遞公司,我要借助網絡平臺把我們這里的土特產品銷往各地。”
2014年8月,向思江在淘寶網上注冊了一家名為“思江小店”的網絡商店,專門銷售山里的蜂蜜、臘肉、獼猴桃等土特產,隨后他又在微信上注冊了微店。“手指基本沒知覺,主要靠大拇指關節部位觸摸手機。”向思江整個肢體只有頭部和手的大關節勉強可以動,只能躺在床上側頭靠反轉手臂用拇指指節在手機上進行網絡交流,正常人幾秒鐘就可以完成的一句短語輸入,他得用上四五分鐘,平均速度每分鐘3個字。“去年銷售了近30萬元,光快遞費用就付了2萬多元。”父親向澤普和兩個姐姐成了向思江的網購業務員,負責打理貨源和發貨。“蜂蜜都是自己釀取,保證好的口感和品質。”向澤普在兒子的要求下,每次都親自釀取蜂蜜。
貨真價實,“思江小店”越來越有名氣,生意越來越紅火。
今年初,向思江再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村里撂荒土地以入股方式集中起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建設野生獼猴桃基地,帶動鄉親們共同脫貧。
正月十八那天,白沙溪及周邊小組的村民來到向思江家,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村民大會。“你都這樣了,還能為我們大家考慮,我們這些土地閑著也是閑著,全部交給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