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些的文章中我們舉過籃球運動員徐子陽的例子。在我們的幫助下徐子陽術后三周便可以上場打球。在這里想要強調的并不是表明在一個緊急階段可以采用某種特殊的康復作法,更不是顯示我們三周勝過三個月的恢復功效,而是要說明一個在發達國家已被普遍認可的現代科學理念,即運動損傷術后的康復不能只是一味地靜養或者被動地恢復,而是要積極地、盡早地活動和運動,主動地恢復。
大量的事例表明,按照傳統作法,傷者術后靜養數月之后,傷部由于被包扎固定不動較長時間,會出現許多并發癥,如關節腫脹、組織粘連、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度下降,甚至關節運動功能喪失等。經??梢砸姷竭@樣的情景,患肢的固定被打開后,患者連正常的彎屈動作都做不了。因此,他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解除關節軟組織的粘連,方法是把關節用力壓開,這種“掰關節”看上去簡單,實則既耗時又痛苦,病人常忍不住哇哇慘叫。有的人為了避開術后這個痛苦,甚至連前面的手術都放棄了。而且,在這個階段,如果康復方法不得當,還會使康復期變得更長,實際中就有不少人因此一兩年都無法恢復正常的關節功能。
現代康復理念和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傳統作法帶來的這些后果。主張在術后傷部軟組織粘連之前,就及時地進行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保持肌肉的活性,為日后恢復正?;顒右灾吝\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康復效率。
在許多國家,這種理念和方法不僅在體壇上采用,而且廣泛應用于百姓的日??祻椭?。在美國的醫院里,不僅各科都配有康復師,而且主動的康復活動經常自病人從手術室回到病房之后就開始了。比如,關節置換手術后,康復師會在患者手術部位放上一個“連續被動運動器”,幫助病人活動,以避免傷部軟組織的粘連。即使對瀕危科的病人,康復師也要過去幫助他們做各種運動,活動僵硬的關節,防止血栓形成。在他們看來,康復就是運動。為了早康復,就得早運動。
主動的康復應當早在何時呢?這要根據受傷部位和手術方法,以及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而且必須在??拼蠓蚝陀薪涷灥目祻蛶煹膫€性化指導下,安全有效地實施。有的主動恢復手段在傷者術后麻醉藥勁兒過后就可采用,而像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后,傷者則需要在韌帶長結實后再開始活動,提早進行康復不是一味地冒進超前。
最后要說明的是:
1,術后的積極康復與術前積極的準備也有緊密聯系。如患者術前要盡力將患部的腫脹程度減至最低,保持患部的力量和關節的活動度,以這樣的身體狀態經受手術,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加速康復。
2,主動的康復運動,三分靠別人,七分靠自己。醫生和康復師的指導幫助畢竟是有限的,絕大部分時間要靠自己持之以恒并且嚴格按照要求地進行運動,還要有健康的生活模式、運動習慣來配合,這也需要個人的毅力和自覺性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