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應保證小腿截肢者最大限度的舒適性、安全性,同時與其活動水平相一致。根據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假肢技師給出適合病人需的裝配建議。病人與技師的關系應建立在相互傾聽與相互信任的基礎上。
假肢的功能性應該以能夠滿足日常生活不同活動的安全性為目標,包括快速和慢速行走、上下坡或樓梯、工作及日常休閑活動。那么假肢的日常使用應該注意那些說明呢?
假肢裝配包含不同的因素:
1.內襯套一般用在殘肢和接受腔之間,它能夠更容易地穿脫假肢、具有舒適性、保護殘肢,還能起到假肢懸吊作用(包括硅膠套和硅凝膠套);
2.接受腔是假肢主結構,它支撐病人的體重,同時在行走過程中傳遞殘肢運動;
3.膝關節和腳板是決定病人安全性、舒適性、及運動性的基本要素。選擇何種膝關節和腳板取決于:病人的體能和活動需要、他/她的體重、殘肢的長度、活動水平、周圍環境....
對于待在家里的病人,最佳的裝配選擇是具有良好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膝關節(例如:四連桿膝關節1M102V)和實用性腳板(例如:儲能腳+萬向踝)。
對于日常活動較多的病人,膝關節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自然的步態(例如;液壓關節),建議同儲能腳板(例如:儲能肢+萬向踝)一起使用。穿戴這種大腿假肢,病人能夠的道路上行走,同時也可以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
對于其它病人,膝關節應該具有動態穩定性、安全性、并且在各種活動中行走自如(例如:多軸液壓關節和韻律液壓關節),同時與功能性較強的儲能腳 一起使用(例如:C型碳纖腳、J型碳纖肢及萬向踝)。這類大腿假肢能夠使截肢者找回更多的獨立感,同從享受他們喜歡的活動中得到快樂。
外裝飾海綿,在將假肢包覆住的同時,再現了健肢的形狀,為病人提供自然的人體曲線。
病人應該根據假肢坂師的建議對自己的假肢進行日常維護。每天清洗內襯套和殘肢套、每年定期向假肢技師就假肢日常維護事宜進行咨詢。如果假肢出現任何異常情況,病人應馬上與假肢技師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