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截肢患者來講,能夠回歸社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安裝假肢是回歸社會的第一步。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講解一下小腿假肢。
小腿假肢接受腔在于要保證體重支撐面,這與其它假肢是水平面承重有很大的區別。(垂直的錐形壓迫轉達化為平很支撐)
小腿假肢的類型有多種類,其中包括殼式假肢、傳統型假肢、骨胳式假肢,臨時性假肢、硅橡膠小腿假肢等。如按接受腔來分,又包括:插入式、PTB、PTS、KBM、和PTK假肢。
普及型殼式小腿假肢
在長江計劃中普及型殼式假肢是指具有支撐面體重的PP管狀材料,通過加溫形成接受腔并與管狀材料形成一體與踝部連接面成,假肢的重量應不大于1.1kg,允許比健側10mm,腳板與健側相同,懸吊靠環帶。此類屬低值假肢,適合貧困地區截肢多年從未裝配過假肢者適用,及殘肢長度大于150mm的截肢者,但殘肢過長、過短或畸形的殘肢以及屈曲攣縮的膝關節不適合安裝。
殼式小腿假肢
殼式腿應具有支撐體重和模擬健肢外形的功能并與接受腔和踝部件牢固連接,假肢的重量應不大于1.5kg,允許比健側短0~10mm,假肢正常使用壽命一年以上,外形、顏色接近健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