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重量輕、功能多、代償能力強及工廠化生產便于普及等優點,已成為廣大截肢患者不可缺少的生活伙伴。但由于現代假肢產品品種繁多,功能差異很大,再加上一些良莠不齊的所謂營銷員的推薦,讓截肢患者對假肢產品的選擇無所適從。現代假肢相比于傳統假肢在功能很種類上都有了很多的變化。
假肢專家說:假肢產品選擇應結合患者體質、殘肢條件、個體性格、職業習慣、運動能力、使用環境及經濟狀況等,由康復醫師和康復工程師評估后科學選擇才好。
下肢假肢代償能力已基本能滿足日常生活要求
下肢假肢是指從骨盆以下至趾關節以上截肢的每個部位所安裝的假肢。裝置下肢假肢的目的為了彌補下肢缺陷,以代替人體支撐和行走等運動功能。下肢假肢的基本構造是由假腳、關節、一體化連接管等以及能容納殘肢并傳遞力量的接受腔組成。
假肢康復師介紹:下肢假肢根據截肢部位的不同,有髖離斷假肢、大腿假肢、膝離斷假肢、小腿假肢、賽姆假肢、肖伯特假肢等。通常,截肢部位越高,對假肢的功能和裝置技術要求也越高”
現代下肢假肢大多為骨骼式假肢,由許多規范組件連接而成。這不僅有利于工廠化生產和推廣,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假肢產品的技術創新。
特別是隨著資料技術的進步,鈦合金、碳纖維等質量輕、高強度、高彈性材料的廣泛應用,假肢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功能都有了質的飛躍,并可進行人性化選擇,快速定制不同要求的下肢假肢產品。下肢假肢產品的代償能力已能基本滿足截肢患者日常生活要求。
不過,現在下肢假肢基本上還是無動力假肢,即以下肢殘肢和身體的擺動為動力源帶動假肢運動,也就是說假肢自身還沒有動力。雖然支撐期能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但擺動期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膝離斷以上假肢產品。雖然已開發有氣壓、液壓助伸膝關節,但行走時消耗體力仍較大、步速不能隨意調整,步態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目前,國外已開發有智能假肢和動力腿,但由于價格高貴及維修頤養等問題,離普通居民還有較遠距離。
假肢選對的不選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