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出行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問題,其實我國的下肢殘疾人不少,但是為什么大街上很少看到那些肢體殘疾人呢?那是因為我國的殘疾人無障礙出行設施還很不到位,殘疾人出行還是得面臨很大的困難。本文的主人公叫張健,是一位小兒麻痹癥患者,他的情況不適合穿戴假肢,所以他沒有安裝大腿假肢、小腿假肢,只有一輛輪椅。他曾經是一位五星級酒店的主管,后來辭職投身公益事業。這次張健要做的事是為期18天的,歷程500里的輪椅徒步旅程,目的是為了宣傳殘疾人無障礙出行。
這是張健第一次到大草原,他時而興奮地推著輪椅沖上土坡,時而走下輪椅躺在草地上。
大貨車和爛路讓我們徒步的速度大大減慢,大伙都變成了“人肉吸塵器”
停在路途的鄉鎮修輪椅。
這些挑戰,只是張健今年徒步前往北京途中的一個小片段,卻足以讓人震驚了。每當有車輛駛過,司機都會盯著他一看究竟;在小村莊修輪椅,更是吸引了全村村民的圍觀。即使在城市里,能看到輪椅的機會也不多,更別說是在國道上、在鄉村土路上、在草原上……這不是因為殘障人士數量少,而是城市缺少能讓他們輕松出門的連貫的無障礙設施。盲道修一半就消失了,供輪椅進出的斜坡缺乏或設計不合理等等狀況,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心理上都阻礙了他們走出社會。正因如此,張健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別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旅途勞頓,吃完飯,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