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網訊 (株洲日報記者 羅啟心 實習生 廖闊 )拿下39枚游泳金牌
6歲那年,一場車禍讓張家滿失去了左小腿。
小學畢業,由于身體殘疾,張家滿被幾所初中拒之門外,好強的他一路哭回了家。幾經周折,離家5公里遠的一所初中終于接收了他。
為了不讓母親辛苦接送,張家滿用獨腿和拐杖騎起了自行車,“我沒把自己當殘疾人看,我比所有人騎得都好。”
正是憑著這股倔勁,張家滿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1986年夏天,16歲的張家滿被游泳教練發掘,參加省殘運會,一舉拿下3枚金牌。此后,他參加全國比賽、殘奧會,奪取獎牌無數。至1994年退役,他先后拿下39塊金牌、10塊銀牌。
退役后,開辦佳滿假肢企業
退役后,張家滿供職于醴陵市民政局殘聯,生活安逸。
1999年,在親友的反對聲中,張家滿辭職下海創業。
褪去殘奧冠軍的標簽,張家滿從零開始,創辦了湖南省民營假肢企業——佳滿假肢矯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為了開公司,張家滿在醴陵做了半年調研。他發現,大多數肢殘人,借助假肢的幫助,進行康復訓練,完全可以恢復到健全人的生活質量和自理水平。
為了開公司,張家滿用了3年時間,閱讀大量專業理論書籍,考取了國家假肢制作師、矯形器制作師資格。
假肢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2007年,張家滿創辦了株洲市佳滿司法鑒定所,為傷殘患者提供法律保障。2009年,他又創辦株洲佳滿康復醫院。
未來,要開全國連鎖的康復醫院
如今,張家滿已擁有一個包括1家三級康復醫院、1個司法鑒定所、4家分公司、5處生產基地,年產銷量達3000萬元的知名企業,先后為10萬多殘疾人裝上了假肢和矯形器。
“將來,我們要做世界一流的健康產業集團。”張家滿說,“這也是我人生要拿下的第40枚金牌。”他計劃將康復醫院做成連鎖形式,遍布全國,把服務真正送到每個殘疾人的家門口,并爭取用10年時間上市。
【記者手記】
當命運對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張家滿用親身經歷佐證,人各有各的不幸,但獲得幸福的方法只有一個:用雙手創造未來。
丟下物理的拐杖,也丟下了心里的拐杖。張家滿從未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他懷著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堅定地實現著心中的夢想。
好樣的,張家滿。
來自:株洲日報
相關鏈接:《從殘奧冠軍 到假肢企業老板》
相關閱讀:張家滿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