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佳滿公司員工在看望一個肢體殘疾老人時,發現老人家的假肢還是60年代安裝的,使用了50多年了,目前假肢的使用性能依舊優良。小編發現他的鋁式假肢具有一些現代假肢沒有的優點,比如里面可以穿褲子,而現代假肢大部分都是直接接觸封閉變冷的接受腔,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假肢使用者的殘肢會很冰涼,而夏天殘肢在假肢接受腔里面出汗導致出現瘙癢等并發癥。
老人所使用的假肢屬于老式鋁制大腿假肢,發明于19世紀初,是皮革假肢的改良版,性能與耐用度都高于皮革假肢與木鐵制假肢。在18世紀末,英國一個著名的皮靴匠詹姆斯·吉靈厄姆(James Gillingham)發明了皮革假肢給很多木制、鐵制假肢患者帶來了新的改變,并給現代截肢術提供了很多理論支持,為現代假肢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
而改良后的鋁式假肢發明與19世紀20年代左右,它具有皮革假肢的美觀舒適,同時又有木制、鐵制假肢的耐用性,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受到了很多截肢患者歡迎,鋁式假肢在當時很快便流行了起來。
鋁式假肢一直受到很多的截肢患者歡迎,在20世紀末,由于鋁式假肢對殘肢有一些不良的影響以及現代假肢技術的發展,鋁式假肢慢慢得被新型假肢所取代。不過,鋁式假肢還是有一大批的忠實粉絲的,尤其是老一輩的截肢患者,他們大部分還是喜歡使用老式的假肢,佳滿假肢每年都會遇到一些老人電話咨詢有木有老式假肢的更換或者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