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我們只可能在特定情況下才用得到的產品,平時我們很少去關注它的動態,只有當我們需要使用時才會被動的去了解它的特性以及品質判斷方法。但往往在選擇的時候,容易被不務實的廣告、解說、推薦所迷惑,辨別不了信息的真假,最終使自己受到傷害。
佳滿假肢的專業顧問將告訴您,挑選假肢產品時最容易產生的五大誤區。今天,我們先來看到第一大誤區——價格最貴的假肢才是最好的?
誤區一:價格最貴的假肢才是最好的?
任何技術成熟的產品,價格與價值應該是成正比的。價格無非與產品的材料、制作工藝、性能、質量、服務和品牌等存在一定程度的關系。
作為假肢產品,價格最基本的組成包括:
1、技術:民政部門檢測合格的企業,技術本身就是基本的保證。但技術越精,會促進價格的提升。
2、品牌:它是產品無形的價值體現。但卻是客戶選擇假肢產品后,最實實在在的一種質量、服務品質的有形保障。
3、材料:材料越好,價格越貴。
4、性能:功能越全,性能越多,價格越貴。
5、服務:服務越全、越優、越廣、越久,價格相應會高。
6、質量:品質越高,價格越高。
從以上6點可以看出,在同一品牌的產品中,產品的質量、技術、服務應是等同的,產品價格則與材料、性能有著最直接的聯系。即材料越好,性能越全,價格會越高。當殘疾人士的自身條件已成為事實時,如年齡、殘肢狀況、體質、經濟條件、生活和工作環境等。那么決定假肢價格的材料、性能兩大主要參數,是否就一定是越好、越全(即越貴)的就最好嗎?答案是:不一定。
A、從性能的角度來分析:
如年齡過大或體質太弱的殘疾人士,因活動的結論是相對簡單的。性能全且多(即越貴)的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并不適合這類人群,在假肢的使用過程中,很多的性能都無法充分利用,也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正所謂“高射炮打蚊子”,花了不必須的費用。眾所周知,飛機是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價格相對會高也是客戶理解的,但對于患有懼高癥的客戶來講,就不適合了,可能乘坐火車才是最合適的抉擇。裝配假肢也有等同道理,適合客戶自身條件的假肢才會最好。
B、從材料的角度來分析:
碳纖、鈦合金、鎂合金、鋁合金、不銹鋼均是制作假肢產品的幾種常用材料。質量輕、硬度好、韌性優的航天材料碳纖、鈦合金當然是很好的關節制作材料,但價格偏高也會隨之而來。在假肢關節的制作中,為了給客戶節約費用,制造商有時針對一些性能較好、功能較全的關節故意采用其它材料來制做,其實它并不太影響關節的使用性能,甚至使用壽命。一般有兩種辦法:
A、采用比重較大的、價格較低的合金材料,關節的重量增加,價格降低;
B、采用比重相當的、新型優秀的合金材料,關節的重量一致,價格降低;
只是前者(A類)材料比重過大,殘疾朋友穿帶假肢時會支付更多的體能,相應的會使行走能力降低。從使用壽命、效果分析,當然是后者(B類)的產品會好,因關節材料比重較接近,體能消耗一致,從而導致等同的行走能力,但對消費者而言,支出的費用就大大的減少了。就如家具一樣,紅木的家私固然非常好,可價格昂貴,現在有很多的實木家私,采用現代高科技加工與噴漆工藝后,制作的家具也會一樣美觀、耐用、具有高貴的質感,價格也適中。作為一個理性的假肢矯形器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均應作一個全面的考慮與分析,您會發現價格最貴的不一定是自己所必需的。
佳滿假肢專業顧問提示: 在等同的價位里,您可以購買到性能更優秀、配置更高的假肢產品,而不是將錢單方面的花在關節的制做材料的概念里,而使假肢的整體配置及使用性能降低。
很多殘疾朋友在選購假肢時非常注意關節的特性,卻往往忽視踝、假腳、接受腔的特性,猶如買了一匹好馬,卻配置很差的馬鞍;也有些客戶很關心關節的材料,卻不去考慮關節的性能,甚至于忘記了用很好的材料制作假肢關節的真正目的(其實主要是為了減輕假肢的重量,減少客戶步行中能量的支出)。
綜上所述,性能最全、材料最好的還不一定是最好,一定要結合性價比!其實假肢的綜合性能是由接受腔,假肢關節、踝、假腳、功能件、假肌肉等組成,所以只有合理的配置才能達到好的應用效果,減少體能的消耗,增加舒適度。所以當您選擇假肢產品時,在不影響產品質量、性能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用適中的價格來選購適合您的假肢關節的制作材料。這樣,您就可以用非常理想的價格購買到適合您的整套假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