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截肢后,由于術中出血,術后淋巴、靜脈回流障礙常引起殘肢腫脹。隨著腫脹逐漸消失,殘肢的肌肉萎縮使殘肢形狀變瘦。經過一段時間殘肢形狀不再變瘦,即稱為殘肢定型。那么為什么假肢安裝裝配機構都要求患者進行殘肢定型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一方面是自然定型的患者殘肢形狀不佳、殘肢末端圓腫,不利于假肢接受腔的制作,對患者使用假肢容易造成殘肢疼痛,人為做適當的包扎可以減輕腫脹,殘肢形狀更利于安裝假肢。另一方面是臨床上常以間隔2周時間,殘肢同水平部位周長值相同時,做為殘肢定型的標志,也可做為訂制正式假肢的標志。殘肢自然定型需半年以上。使用一些促進殘肢定型的方法可以將殘肢定型時間縮短為2-3個月。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殘肢定型時間,更加及時的安裝假肢,有利于患者的殘肢肌力康復、假肢行走康復。
一般促進殘肢定型有以下幾種方法:
1、彈力繃帶包扎
2、穿用臨時性假肢
要點
1.在大腿包扎彈力繃帶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最后向腰部纏繞的時候不要拉得太緊,以免包扎完畢后大腿被拉向前方,髖關節呈屈曲狀態。
2.彈力繃帶包扎小腿時,注意膝蓋處的髕骨要盡量露出來,膝蓋的后面和上面不要包扎得太緊,以免影響關節活動。如果小腿剩余的部分比較長,也可以只包扎到關節以下的部位。
3.上臂的彈力繃帶包扎的時候要先從最遠端開始,繃帶要螺旋形纏繞,防止環形勒緊,靠近近端的時候可以松一點,最后可在纏繞至對側胸部以防止繃帶脫落。前臂的包扎同小腿包扎原理,為了方便肘關節的活動,盡量露出肘關節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