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了解糖尿病是有家族遺傳傾向的,但沒有家族史的,是不是就不會患上糖尿病呢?據專家表示,20—39歲糖尿病患者70.5%并沒有家族史,所以說沒有家族史一樣會得糖尿病。其中,環境因素也會導致糖尿病,如:人的體重超重,在臨床數據顯示,每個人的體重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險幾率至少增加到5%;肥胖者發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8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超重,肥胖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期望壽命縮短8年。
然而,中國是全世界糖尿病最多的國家,中國人是一個易感人群的國家,也就是中國人容易患上糖尿病。雖然外國人的胖子很多,但是由于基因等原因,不一定得糖尿病,且不一定血脂高,我們沒那么胖,卻有很多人患上糖尿病,伴有高血脂。研究表明,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我國的胖子越來越多,這無疑更增加了中國人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有很多并發癥,如:眼部、腎、心、足等,然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發癥的一種,它是指因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缺血性血管病變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結果。微循環障礙是病變的重要因素,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同時是導致非創傷性截肢的首要原因。吸煙、穿鞋不合適等是危險因素。
不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無論站立、行走都離不開腳。普通人很難想象一旦沒了“腳”怎么辦,但這種情況在糖尿病群體中卻不罕見。在生活中,一些糖尿病患者受傷了一點也不在意,認為是一點小傷沒事,如果任由發展,不及時治療,恐怕會有截肢危險。
那糖尿病患者要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護呢?自我保護措施有以下四點:
1.控制血糖、體重、血壓、血脂
積極治療糖尿病,嚴格控制高血糖,合理飲食,嚴格控制高血脂及各種導致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
2.保持足部衛生
每晚用溫水及軟皂洗腳,水溫不能太高,以免燙傷皮膚。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不要超過十分鐘。洗完后用柔軟吸水力強的毛巾擦干腳趾縫間。
3.每天檢查足部情況
睡覺前,仔細觀察皮膚的顏色、溫度、濕度,檢查有沒有水腫,皮損,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動、感覺、運動、反射情況以及水泡、皮裂、磨傷、雞眼、甲溝炎等,若發現應及時處理及治療。
4.避免肢端皮膚受損
即使輕微損傷也可以導致嚴重壞疽。不貼有損皮膚的膠布,嚴禁使用強烈的消毒藥,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