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人們總以為骨質疏松是人老了必然出現的問題,事實并非如此。骨質疏松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嚴重可使患者致殘甚至致死。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骨質疏松癥確定為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個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最好做到早預防、早檢查、早治療。
骨質疏松癥并非生理老化,而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慢性病。
骨組織的代謝是一個舊骨不斷被吸收、新骨不斷形成、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破骨細胞對骨吸收與成骨細胞促進骨質形成的動態平衡被破壞。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導致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骨小梁變細斷裂、骨強度下降,患者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增高。雖然骨質疏松性骨折大部分不會導致死亡,但卻有很高的致殘率,約有5成患者會致殘。
最嚴重的危害——髖部骨折
骨質疏松癥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造成髖骨骨折、脊椎骨折等情況,其中尤以髖部骨折最為嚴重。髖部骨折后,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長期臥床易并發感染、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性骨折往往會導致患者終身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有20%骨質疏松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會出現另一側髖部骨折,24%的骨質疏松患者在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30%的患者永久殘疾 ,40%的患者不能獨立行走,80%的患者不能完成至少一項日常活動。
預防骨質疏松的方法
一、從兒童期開始預防。
通過飲食補充必需的鈣和維生素D,然后多曬太陽,蝦皮、豆制品、堅果、牛奶等要多吃。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嗜煙酗酒,少動多坐及低鈣飲食者,容易在老年后發生骨質疏松。所以要做到不抽煙,少喝酒,不喝濃茶,不要食用過多的高蛋白食品。
三、加強對骨質疏松高危人群的監測。
高危人群如:有遺傳因素的人、過于消瘦的人、做了子宮卵巢切除閉經早的人、嗜好煙酒的人、有內分泌疾病以及長期服用皮質激素等藥物、長期臥床的人,以上這類人群都是需要定期監測骨密度的。
四、平時加強運動。
單純吃鈣片補鈣以防止骨質疏松的做法并不能起到明顯的效果。想要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一方面需要補鈣和維生素D,另一方面必須要加強運動,使鈣有效地被身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