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重慶新聞網
“你若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這樣的話語,對重慶市酉陽自治縣涂市鄉桃源村的石愛明、陳海燕夫婦面前,毫不為過。
23年前,因為誤觸高壓線,導致石愛明雙臂高位截肢。那時,他們才剛新婚燕爾。面對丈夫著空空蕩蕩的雙袖,陳海燕一直守候在丈夫身旁,照顧他的衣食起居。百感交集的石愛民,為了不拖累妻子,主動提出了離婚,誰知遭到了妻子一口拒絕。
23年來,陳海燕一直不離不棄守候在丈夫的身邊。她說,丈夫手沒了,她就是丈夫的手,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她都要陪著丈夫一同走下去。
她安慰丈夫:“這輩子我就是你的手!”
1993年9月8日,石愛明跟往常一樣,和姐夫騰久興一起在黔江某建筑工地上打工。當時,他們正在給一柱子扎鋼筋,絲毫沒注意到頭頂上方9米處高達1萬余伏的高壓線。
他將8米長的鋼筋豎著用力靠近柱子,不料鋼筋與高壓線產生了感應,只聽到“啪”的一聲,石愛明便從柱子上摔了下來,當場口吐白沫,人事不知。
石愛明被送往醫院時,雙手已焦黑卷曲,漸漸開始腐爛萎縮,為了保住生命,醫生不得不將石愛明左手從肩關節下11公分處截肢,右手從肘關節下9公分處截肢。
石愛明出事后,一家的重擔全落在了陳海燕一個人的肩上,每天都得給丈夫穿衣、喂飯,最麻煩的是,她還得照顧丈夫上廁所。
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失去了雙手,連穿衣吃飯這些小事都需要人服侍,這讓石愛明無法接受,意志一度消沉。好幾次,妻子喂他飯菜,他都閉口不食……他覺得,活著就是累贅,他愧對妻子!
“你的手沒了,這輩子我就是你的手!”陳海燕鼓勵道,要堅強起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活著就是希望。
她怒斥媒婆:“我絕不是無情無義的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調養,石愛明的身體逐漸康復,但望著自己空空無也的袖子百感交集。
出院那天,碰巧是石愛明的生日。陳海燕在家里張羅了一桌子飯菜,正準備親手給丈夫喂飯時,卻遭到了石愛明的拒絕。
“我們還是離婚吧!”石愛明突如其來的冷漠話語,給陳海燕一個晴天霹靂。
“你怎么說出這種話?”妻子趕忙捂住了丈夫的嘴,眼里滿是淚。
“你才22歲,我不能一輩子拖累你。”石愛明說,從自己清醒那天起就已經作出了決定。
“我們從小青梅竹馬,你現在這樣了,如果我離開你了,誰來跟你過日子?誰來照顧你?你雖然沒了雙手,但是你還有我!”陳海燕又痛又怒的一番話,說得石愛明啞口無言。
為了讓丈夫徹底死了“離婚”的心,陳海燕還讓母親石彩云加入了勸說隊伍,算是徹底揭開了石愛明的心結。
石愛明出事后,很多當地村民勸說陳海燕:“他雙手都沒有了,還這么年輕,你守著那樁樁做啥?”不少人還自作主張為她牽線搭橋介紹對象,有的單身男子不請自到,試圖引起陳海燕的好感。
“不要小看我,我絕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那種無情無義的人!”陳海燕斷然地拒絕,讓前來提親的落荒而逃。
他感動不已:“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生活中有苦,也有甜。不久,石愛明夫婦家中新添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石愛明還學會了用殘肢綁著叉子吃飯,這一切都讓陳海燕興奮不已,暢想中的生活越來越好。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兒子石帥(化名)剛下地不久便患上了乙型腦膜炎,直到5歲才學會說話走路,而且患有自閉癥,語言和智力都存在障礙。
陳海燕說,兒子在校又矮又小,一直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排,還經常被同齡的學生欺負,這讓陳海燕夫婦心疼不已。無奈之下,只得將兒子轉入城內的特殊教育學校。
為了照顧兒子和丈夫,2013年,陳海燕在縣城租了一套簡易的瓦房,在酉州古城一餐館找到了一份每月1200元的工作。
進城后,一家人的生活開支一下子增添了許多,每年不僅要繳付3200元的房租,還得支出日常費用開銷,生活過得十分窘迫。
為了補貼家用,他每天8點上班到晚上10點,回家后還得忙著給丈夫和兒子準備晚飯。盡管生活忙碌,充滿著苦和累,但她認為只要丈夫開心,兒子能康復就好。
不想,石丈夫和兒子長期的飽一頓餓一頓,患上了胃病。迫不得已下,命運多蹇的陳海燕只得放棄了餐館的工作。
一晃23年過去了,各種打擊讓從未出過遠門的她變得更加堅強。她現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康復自食其力,能住上廉租房,省一筆開銷。
面對記者,石愛民對妻子的感受,他滿含熱淚,感動不已:“記者,如果其他人遇到我這種情況,妻子早就遠走高飛了。在我的心中,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