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3歲的周圣永是順慶區大林鎮人。1976年,22歲的周圣永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雙上肢殘疾,這讓只有初中文化、靠務農為生的他陷入困境。2007年,周圣永開始從事蛋雞養殖,通過不斷學習技術,他的養殖場越辦越大,如今年產值上千萬元。去年6月,為了幫助身邊的殘疾人,周圣永帶領6位殘疾友人,在順慶區搬罾鎮建起新的養殖場。如今,這6位殘疾人已紛紛脫貧致富。
5月12日下午,烈日炎炎。記者來到位于順慶區搬罾鎮的一個大型蛋雞養殖場。皮膚黝黑的周圣永看上去精神十足。此時,周圣永正在組織6名殘疾“股東”開會,探討上個月雞蛋產量有所下滑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搞蛋雞養殖,有著近10年養殖經驗的老周,如今也算得上是這方面的技術專家。“夏天是病毒傳播的高發期,要從控制溫度、打防御疫苗等各個環節加強防疫工作。”說起養殖技術方面的問題,周圣永總是滔滔不絕。
今年43歲的蕭文淑是養殖場的合伙人之一。“我的一只手有殘疾,以前靠跑三輪車掙些糊口的錢。”蕭文淑告訴記者,她在一次殘疾人工作會上認識了周圣永,聊天中,周圣永得知她生活困難。“沒想到老周后來主動聯系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和他一起養雞,我當即答應了。從去年6月,我開始跟老周搞養殖,到現在我已經有10多萬元的收入了。”蕭文淑說,現在她不僅收入大大提高,還跟著老周學到了很多養殖方面的技術。
在周圣永的這支創業隊伍里,有裝配肌電手的鄧永剛、有小腿假肢的李兵……養殖場內,他們有的負責防疫、有的負責喂食、有的負責衛生……大家各司其職,忙碌中不時傳出歡聲笑語。在周圣永的影響下,大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現在搬罾鎮這個蛋雞養殖廠年產值有100萬元左右了。”周圣永說,新的養殖場才剛起步不久,以后還會逐步擴大,等大家學會了養殖技術,還能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