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脊柱微創技術的進步,目前認為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包括:
(1)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
(2)巨大的、脫出型、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
(3)合并椎間盤鈣化及黃韌帶鈣化的腰椎間盤突出癥;
(4)大部分腰椎管狹窄癥(指由于黃韌帶肥厚、關節突增生內聚、椎間盤突出、椎間孔及側隱窩狹窄導致的腰椎管狹窄,中央型骨性狹窄除外);
(5)開放術后復發的腰椎間盤突出癥;
(6)開放術后復發的腰椎鄰近間盤退變及突出;
(7)開放及微創術后腰椎或中下胸椎感染的患者(感染只局限于椎間隙、部分椎體,椎體塌陷畸形不明顯);
(8)部分胸腰椎結核(無大塊死骨、膿腫,或炎癥、膿腫只局限于椎間隙、椎體,椎體塌陷畸形不明顯);
(9)一度以內的穩定的腰椎滑脫合并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
(10)中下胸椎的椎間盤突出癥及胸椎管狹窄癥(中央型骨性狹窄除外)。
2.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的禁忌癥包括:
(1)中央型骨性腰椎管狹窄癥;
(2)中央型骨性胸椎管狹窄癥;
(3)合并大塊死骨、膿腫,椎體塌陷畸形明顯的胸腰椎結核或中下胸椎感染;
(4)不穩定的腰椎滑脫合并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
(5)脊柱腫瘤。
本文鏈接:http://www.bjyjhm.com/Article/jzwcsszlds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