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截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致殘性疾病,尤其是對患者的自主行動能力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并發大小便失禁、長期臥床、甚至有癱瘓的風險,這時候截癱患者就會需要一種代步工具——輪椅!輪椅的選擇和輪椅訓練對截癱患者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下面就由佳滿康復中心的專家來為大家做詳細的解析:
截癱患者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輪椅?
頸5以上截癱患者:由于手不能運動,因而需選擇高靠、有胸部固定帶的輪椅。這種輪椅將由家屬來推動,病人不能自行控制輪椅。因此,輪椅剎車閘一定要可靠、結實,以防止無人在旁滑動、溜坡等而出現危險。另外,扶手要以寬大、柔軟、能固定雙手為好,配有防壓瘡墊,雙足踏板要足長,防止雙足碰傷。
頸6~胸1截癱患者:應在有條件時配質量好、較輕巧的輪椅。雙手下垂時,應與大輪軸心在一條垂線上,這樣驅動時有摩擦力,并應配一手掌半指手套,防止手磨破并容易驅動輪椅。前輪一定要靈活,同樣,足踏板要足夠長。另外,足踏板應能向兩側分開,以便用滑板移向床邊時,較為方便。如果病人體弱、年邁或體重大,用雙手驅動輪椅困難,亦可配備電動輪椅(手動型),每日充電一次,即可驅動十幾公里,活動范圍可明顯加大。當然,價格較也高。
中低位截癱或不全截癱患者:如果使用雙下肢支具和拐可以站立移動,應多多加強這方面訓練,防止下肢骨質疏松,全身情況、體能均會有改善,因而以少坐輪椅為佳。但是,較遠的活動,仍需坐輪椅,否則體能消耗太大,是不能持久的。
佳滿康復專家提示,截癱患者需要依靠輪椅代替腿進行移動,所以掌握輪椅的技能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掌握熟練的輪椅技能,那么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范圍就要受到限制,因此截癱患者需要熟練的掌握輪椅訓練措施。
輪椅訓練的目的在于回歸社會
有許多健全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對于截癱患者來說就非常的困難。由于他們活動范圍小,會導致他們因身體活動少而引起各項生理指標下降,一些疾病便會乘虛而入,使傷殘的身體又受到傷害,活動范圍受限制還會造成他們與社會的交流隔絕,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導致心情郁悶,悲觀,失望,這些對于乘坐輪椅的殘疾人來說,都是他們難于回歸,溶入社會的不利因素。
如果掌握好了輪椅的技能,能夠熟練地操縱輪椅就會激發出他們身體的潛在能力,使截癱患者生活的空間得以擴大,可以象健全人一樣完成一般的日常生活動作。使他們的身體各項生理指標得到提高,體質增強會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壽命的延長。生活空間的擴大就會增加人際交往,并且可以預防或改善截癱病人消沉的"負性"心理狀態,重新發現自身的價值,為回歸,融入社會達下了堅實的基礎。輪椅技能練習就是讓那些需要乘坐輪椅的人熟悉自己使用的輪椅的性能,通過輪椅訓練使截癱患者運用自如地操縱輪椅,使他們有輪椅就是身體的一部分的那種感覺,這就是輪椅訓練所要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