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株洲新區
一位殘疾人在假肢矯形器訓練室做康復訓練
3月27日,湖南佳滿健康產業集團(簡稱佳滿集團)的訓練師文欣,正幫裝上截癱步行器的藍香做康復訓練。“站直!用胯部發力,抬起左腿!眼睛看前方。”文欣一遍又一遍地教。藍香大汗淋漓也不愿休息。
19年來,佳滿集團累計為30000多名假肢患者裝配或更換假肢,為20多萬傷殘人士裝配了各類矯形器。去年,佳滿集團還與法國寶泰歐3D打印公司合作,研發用于假肢的3D打印技術,希望用前沿的技術,幫助到更多的殘疾人。
致力于殘疾人事業,做一家有擔當的企業
藍香享受到的是2017年4月我市啟動的“截癱患者站起來”公益項目。每年佳滿集團走訪各縣市區,尋找符合要求的200余名截癱患者并為他們安裝截癱步行器,提供免費食宿和康復訓練。
十九年來,佳滿集團累計為30000多名假肢患者裝配或更換假肢,為20多萬名殘疾人裝配了各類矯形器。數以千計的截癱患者和工傷患者享受到康復服務。經過訓練,患者得到有效康復。
佳滿司法鑒定所為4000余名受害致殘者提供司法鑒定服務,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2005年以來,佳滿集團每年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使數以萬計的殘疾人學到技能,90%殘疾人找到就業崗位。
“一個自私的企業,不管掙多少錢,都不能叫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企業進步,又能奉獻社會。”該集團董事長張家滿如是說。
迅速發展,為殘疾人提供“一條龍”服務
為什么佳滿集團如此致力于殘疾人事業?
那是因為張家滿的夢:“讓像我一樣的殘疾人真正站起來!”
張家滿6歲那年,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一條腿。正因為深知假肢對殘疾人有多重要,1999年,他離職下海經商,在荷塘區的幾間民房內開辦假肢生產企業。為找尋客戶,他帶著假肢走街串巷。“假肢經常把肉磨出血。”張家滿說,可即便這樣,還是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咬牙也要走下去。
通過多年的努力,佳滿集團迅速成長。
2000年,佳滿集團入駐株洲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成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湖南省優秀的假肢、矯形器生產和裝配企業——湖南省佳滿假肢矯形器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2007年,經湖南省司法廳獲批,株洲市佳滿司法鑒定所成立。
2009年,株洲佳滿康復醫院成立。
2015年,株洲市佳滿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成立。
如今,佳滿集團擁有2家三級康復醫院、4家分公司、5處生產基地,在全國有20多家售后服務網點。
幫助殘疾人就業,實現其價值
佳滿集團是一家服務殘疾人的企業,企業自身也為殘疾人提供了很多崗位,幫助就業。
今年47歲的簡元林雙小腿缺失。他始終記得在2000年,自己是靠著一對板凳,在佳滿集團工作人員幫助下,挪到佳滿集團的。板凳把肉磨出了血,疼得鉆心。隨后,佳滿集團免費為他安裝假肢,讓他真正站起來走路。
簡元林還參加了企業的技能培訓,被分配帶江西從事銷售工作。如今,他結婚生子還買了兩套房,把父母接來一起住,“這種美滿的日子在沒來佳滿集團之前想都不敢想。”
和簡元林一樣找到人生目標的殘疾人在佳滿集團有近50人,占佳滿假肢公司總人數的一半。他們有技師、銷售人員、管理者、老師......在企業的各個崗位干得風風火火,用勞動證明自己的價值,創造幸福。簡元林說:“在佳滿集團工作18年,真實,踏實。”
不斷創新,引入3D技術
目前,佳滿集團擁有5位國家頒證高級假肢和矯形器制作師,每年花在假肢和矯形器制作研發上的費用達10余萬元。
全國假肢和矯形器的生產企業上千家,在市場競爭的洪流中,佳滿集團擁有自己的必殺技——坐骨包容技術的接受腔。這種接受腔改變了以往的四邊形接受腔,能讓穿戴者感覺更加舒服,而且使用壽命延長了3-5年。
去年,佳滿集團與法國寶泰歐3D打印公司合作,研發用于假肢的3D打印技術。佳滿集團希望通過合作,制作出更加精細、準確度高的假肢,為顧客量身定做的假肢能一次性成型,避免人工定制的誤差,提高效率。“目前還在不斷地實驗,嘗試各種打印材料,想找到一種環保耐磨、成本低的材料,一旦成功,將改變國內甚至國際的假肢制造行業現狀。”佳滿集團事業部負責人程國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