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殘疾人初創企業競賽是為了幫助每一個有條件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夢想,通過勞動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題中之義。挖掘殘疾人創業典型,扶持一批符合湖南省產業發展需要、具有市場價值、發展潛力大、帶動殘疾人就業成效明顯的殘疾人初創企業,為湖南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儲備新生力量。
獎項設置及扶持政策
1.比賽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2名,優秀獎2名,金銀銅獎和優秀獎分別按3萬元、2萬元、1萬元、0.5萬元的標準給予優秀創業項目獎勵。
2.金獎、銀獎、銅獎及優秀獎項目由組委會統一頒發獲獎證書。
3.除獎金扶持外,符合條件的大賽獲獎項目經申請可優先入駐湖南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享受兩年孵化場地保障、創業融資支持、創業導師跟蹤輔導、素質提升培養、交流對接平臺、品牌推廣等系列扶持措施。
為確保競賽公開、公平、公正,大賽將邀請知名創業企業家、創業導師、相關專家學者、金融機構和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大賽分初賽、決賽兩個階段,初賽著重審核報名人員資格、企業條件和商業計劃書,評審委員會將對通過資格審核的參賽團隊進行書面評審,確定晉級決賽的10個項目;決賽將采用路演和互動答辯模式,對選手創辦企業的商業模式、運營策劃、組織管理進行現場打分。經企業實地考察、創業導師輔導等環節,決賽選手將在創業項目路演中分出高下。
此次項目已與2017年12月長沙圓滿結束,聾人大熊獲湖南殘疾人初創企業競賽金獎得主。
長沙聽力一級殘疾人易思熊在無聲的世界中,借助自信的手語表達和富有親和力的微笑,在手語翻譯準確的表達下,用打動心靈的交流、征服市場的項目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獲得金獎,并獲得湖南省殘聯三萬元創業扶持!
28歲的易思熊,外號大熊,出生時就喪失了聽力。今年2月,易思熊開辦了“大熊講”公眾號,不到一年間,公眾號閱讀量實現了“10萬+”,粉絲突破2萬人。今年6月,易思熊注冊成立了長沙悟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他夢想著將大熊講打造成為中國首個聾人專屬傳播平臺。
比賽中的銀獎獲獎者,都是靠技能改變了命運,致富后都不忘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就業。張家界聽力殘疾人覃曼麗,自幼失聰,通過學習湘繡刺繡技能改變了命運,她創辦的湖南雙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實現銷售收入90萬元,在獲得眾多榮譽和贊譽的同時,她不忘初心,開門傳藝授徒,把湘繡技藝傳授給100多名女性農民和殘疾朋友,讓更多的人通過雙手脫貧致富。長沙肢體殘疾人蘇建國,出生在陶工家庭,他賣過廢品開過雜貨店,最終還是通過學習制作陶瓷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創業路,蘇建國創辦的望城區學宇陶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傳承千年銅官陶瓷文化,通過發展“陶瓷+陶瓷文創體驗+陶瓷旅游休閑”產業鏈,先后招聘下崗工人18人和2名殘疾青年工人,今年實現銷售收入250萬元。兩家企業分別獲得了湖南省殘聯兩萬元的創業扶持。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湖南省財政廳對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高度重視。湖南省財政廳社保處處長黃衛為獲得銀獎的選手頒獎,并為殘疾人創業者點贊。他表示,參賽的殘疾人創業項目具有前瞻性,部分項目緊跟科技前沿,切合市場需求,帶動就業明顯,省財政廳一定會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殘疾人創業就業。
銅獎獲獎者,都是“智慧提供商”。來自懷化、邵陽的韓勇欽、楊志民兩兄弟,患有小兒麻痹癥,肢體殘疾,行走不便。為了讓更多的肢體殘疾人,駕駛汽車看見外面的世界,兩兄弟創辦了湖南興特行輔助器具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殘疾人汽車操縱輔助設備,并獲得多項國家知識產權專利。目前公司帶動了7人就業,其中殘疾人6人。岳陽肢體殘疾人劉曉,在家裝行業摸爬滾打十年,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賣家裝,而是提供家裝的智慧解決方案,讓客戶生活更美好。目前公司帶動15人就業,今年實現銷售額53萬元。兩家企業分別獲得了湖南省殘聯一萬元的創業扶持。
決賽現場,肖紅林理事長代表湖南省殘聯,感謝殘疾人創業者的熱情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加快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既是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加快小康進程的要求,也是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關于“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這一決策部署的生動體現,他表示,湖南省殘聯將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五次全省殘疾人事業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加大對殘疾人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發揮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的服務、示范作用,加快基層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集成創業服務資源,共同培育一批殘疾人創業帶頭人,幫助他們做大做強,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他希望,社會各界共同營造崇尚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給予殘疾人創業者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