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日報報道,近日一支包含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研究人員的小組研發了一個“假肢銀行”,它可以為那些失去四肢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改變生活的假肢。
思克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和總部位于荷蘭的社會企業組織ProPortion的成員計劃在哥倫比亞成立一項服務,為那些失去四肢的人們提供高質量的人造假肢,這些人大多數因為地雷事故而傷殘。這支研究小組計劃幫助那些很難找到工作的傷殘人士,這些人往往不具備購買假肢的經濟能力,或者無法養活自己和家庭。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阿爾然•布伊斯(Arjan Buis)博士帶領的科研小組研發了一種名為Majicast的創新性技術,它可以制造下肢假肢接受腔,后者可以將假肢安全的安裝在病人的殘肢上。
ProPortion已經提出了一種潛在的商業模型,后者包括訓練那些目前處于假肢技術水平的人們,提高產品的質量,保證提供的服務可以可自我維持。一旦成功,這一服務可以推廣到其他國家。
雖然在哥倫比亞已經達成了一項移除地雷的全國項目的協議,在過去的25年里地雷事故已經造成10000多人傷亡。布伊斯博士表示:“哥倫比亞具有非常高的截肢率,這不僅是因為地雷事故,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糖尿病和交通事故。然而,很多人都無法獲得假肢。”
“Majicast是一種直接、全自動、容易使用的設備,它將提供高質量的假肢接受腔。在低收入國家,Majicast的容易使用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在這樣的國家里人力資源往往非常稀缺,且需求非常高。這一設備已經經過了科學測試和臨床證實;這種方法被證明比傳統方法更可重復和保持一致。”
“目前Majicast正在被最優化成為市場可用的產品,這多虧了一家設計公司的幫忙。我們預計這一社會企業可以在哥倫比亞站穩腳跟,然后推廣到世界各地。我們擁有不可思議的發明,但卻缺少將它們推向市場的能力和組織結構;只有滿足這些這一發明才能變為一項創新。這便是我們選擇與ProPortion合作的原因,他們的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低收入人群。這為我們傳遞了價值,幫助我們提供與社會有關、影響深遠的服務。”
與ProPortion合作的項目孵化者梅雷爾•倫姆平(Merel Rumping)提出了假肢銀行的概念,她的靈感源于她聽說泰國一名外科醫生因缺少足夠多高質量的假肢而決定利用塑料瓶蓋創造自己的假肢。此外她還受到了她在哥倫比亞與街頭兒童及前兒童士兵工作期間遇到的沒有假肢的截肢者的啟發。
在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設計師們進行的一項可行性研究后,ProPortion為這一社會企業制定了計劃。
倫姆平女士表示:“我們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哥倫比亞地雷受害者比率居全世界之首。我們還了解到其中很多人無法獲得高質量、可負擔得起的假肢。很明顯目前市場上的假肢都是由昂貴的進口組件制成的。我們還理解,從理論上來說,大多數哥倫比亞人通過健康保險公司應該可以獲得假肢,但事實上是這些公司的賠款往往一拖再拖。”
“因此有些人并沒有得到假肢,即使他們最終獲得批準,他們還得出行數小時到達專業的假肢工廠所在的主要城市。很多來自鄉村的假肢者并沒有出行的預算,因此最終無法獲得假肢。”
“那些可以支付旅行費用的截肢者必須等待兩三個月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假肢,康復所需要的時間更加漫長。在這段時間內,他們無法工作,因此也無法照顧他們的家庭。我們希望通過可以輕松獲得高質量、可負擔得起的假肢,哥倫比亞的低收入截肢者可以被社會所接納,同時經濟上保證可自我維持。一個潛在的商業模型便是使用Majicast,加上合適的訓練。我們相信這可以分散假肢護理,這意味著截肢者無需出行,同時確保他們可以在自己所處的社區里康復。”
假肢銀行項目的合作伙伴目前正在為這一創業募集資金。他們正在與潛在投資者密切會談,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發起大眾籌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