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假肢如何省力,首先要了解正常人走路是靠肌力,截肢之后肌力只殘留部分,假肢又沒有動力,穿戴在殘肢上要消耗很多體力,所以使用假肢很難走遠路,這樣,如何使假肢盡量節(jié)省體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省力舒適的假肢,才能提高步行活動能力。
假肢要省力,除了減輕假肢重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體重的能量,當(dāng)身體壓在假肢上時,如果假肢能把這個能量利用,用以在邁步時推動身體向前,就能節(jié)省很多體力。這好比把手壓在彈簧上,松開時彈簧會把手彈起來,這就是彈簧的儲存和利用能量的作用,如果假肢有彈力,同樣會儲存能量,就會省力舒適。
假肢省力的大小,不但要看有否彈力,還要看彈力跟使用者的體重和活動量適合程度,就好比運動員跳蹦床,之所以蹦得很高,不僅因為運動員力氣大,更重要的是蹦床彈簧的彈力跟運動員體重和站的高度最合適,運動員體重的能量就能最大地儲存在蹦床里,能量釋放時把運動員彈起來,這就是利用蹦床儲能的原理。只要蹦床彈力跟人適合,任何人都可以蹦得很高。
假肢也一樣,彈力的大小跟使用者體重活動量相適配時,邁出的每一步假肢都會最大地推動身體向前,都會省力舒適。
儲能假肢腳省力的秘訣就在于:把假肢的重要部分設(shè)計為組合式,由不同彈力度的零件組合而成,這些零件可根據(jù)人的體重、活動量、殘肢情況、體質(zhì)狀況、個人喜好、生活工作環(huán)境進行適配調(diào)整,使每個部件的彈力適合,達到整個假肢的彈力都適合使用者,就能最大限度地存儲能量,邁步時推動身體向前,就能節(jié)省很多體力,這就是儲能假肢省力舒適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