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市售的假肢戴上后只能完成一些不需要精確度的工作,如支撐身體平衡、大致的抓捏功能。大部分患者一直在使用傳統的肌電手假肢,而真正控制他“手”的是手臂臂上肌肉的伸縮。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普通假肢對截肢患者的裝飾意義大于實用意義,用傳統肌電假肢拿取的細小易碎的物品非常容易被擠爆。
在國外有一個團隊一直在研究觸覺智能假肢項目,他們將新研發的觸覺假肢“鬼影手”在一個志愿者身上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在志愿者的右前臂中植入了電極,并通過20個觸點連接了3條主要的神經。這樣一來,通過對不同神經上不同觸點的刺激,就能產生真實的感覺。為了測試這種“鬼影手”般的觸感是否能讓志愿者更好的控制假肢,他們將薄膜壓力傳感器植入了設備中并用傳感器收集到的型號來刺激相應的神經。這樣一來,假肢捏櫻桃的力度就小了許多,志愿者順利的將櫻桃梗摘了下來。
在我們的一系列測試中,當觸覺系統開啟時,志愿者順利完成了93%的任務,但如果該系統關閉,他在做任務時成功率連一半都不到。此外,據志愿者反映,開啟觸覺系統時他好像有了真手,假肢不再像是簡單的工具了。每當我們開啟系統,他就會說:“我的右手回來了。”
研究團隊說:“未來,我們希望能將假肢打造的與人手一樣靈活。不過,眼下我們的目標是讓志愿者忘掉自己已經沒了右手。現在,我們的觸覺系統還處在初級階段,而且只能在實驗室中完成任務。在測試中,他完成任務時胳膊上還需要插各種線纜,因為我們需要通過電腦來控制神經的刺激。即便如此,這款觸覺系統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讓截肢患者產生真實的感覺。眼下,我們正在開發一款能完全植入人體的系統,并希望在五年內能開始進行臨床試驗。觸覺在建立人與人之間感情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少了這一能力,人們會感覺很失落。當我們詢問許多截肢患者時,他們均表示希望能用假肢握住自己愛人的手、感受到對方手心的溫度。未來,我們的技術將幫他們完成這一夢想。”
小編感覺這個研究項目是推進歷史進程的一大助力,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將會改變世界,進而推進人體與機械結合的新興技術,同時對仿生機器人項目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