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職責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中國最近的一次戰爭是30多年前的對越反擊戰,很多英勇的戰士為了保衛國土壯烈犧牲,相信很多家里還有老人參加過對越戰爭,愿所有為國犧牲,為國奉獻的英雄能夠得到善待,為了祖國和人民,你們辛苦了……敬禮。
在30年前一位英勇的戰士叫做王曙光,他在叢林間向指定部署地點進發,他突覺腳心一軟——“踩雷了!”
他暗叫不好,還沒來得及喊出聲就聽“轟隆”一聲巨響,王曙光被炸飛了起來。更讓人心驚的是,在他落地后他發現自己胸前又壓了一顆地雷。
王曙光繃緊身體,頭腦發懵,動也不敢動。
他下意識地想要撐起身體,可稍一用力,發現右手的中指已經是軟塌塌的一截,他忍著疼,趕緊用右手握住那根指頭,怕它掉了。
等身邊的戰友把王曙光從地雷旁拉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身下其實還有四五顆沉睡著的地雷,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當年《解放軍報》曾專門為王曙光刊發了頭版頭條,其中寫道:“大學生排長在前沿建功立業,失去雙腳被抬下來的時候一路還唱著歌。”他被授予了一等戰功。
“受傷前,我是在戰勝敵人;受傷后,是在戰勝自己。”王曙光說這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真正把王曙光從消沉中拉回來讓他下定決心站起來的,其實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
王曙光住院后,在他受傷手術后的第5天,戰友李永犬,那個曾在擔架前哭喊叫醒他的小戰士,被一發直瞄火炮直接命中,生命永遠留在了作戰前線,把青春定格在了17歲。
也是從那時起,王曙光便下定決心,一定要重新站起來。因為在他心里,他認為自己的命是前線戰友用犧牲換來的,他的肩上還有戰友未完成的使命,犧牲戰友的親人也還需要人照顧。
這30多年,為了能像一名普通軍人一樣站立、行走,王曙光經歷了很多困難。
從邊境到后方,從醫院到假肢廠,十多次次大大小小的手術,若干次被磨爛的殘肢。直到可以穿戴假肢后,幾十歲的大男人又重新學起了走路……
練習走路期間,假肢磨破了一層層肉皮,創可貼用了幾百個。一百多斤的漢子步履瞞珊,經常被人一擠就跌到了。
然而,生活的考驗還不只來自于身體。
那時的中國正經歷社會改革大潮,人們都忙著下海經商,而王曙光不甘心也不舍得離開部隊,但編余的他也無事可做,成了大家眼中的“另類”。
那段時間,生活的艱難,人們的不理解,以及長期養傷并沒有具體工作崗位的狀態,讓王曙光陷入到極度的壓抑之中。
那時的他常常從夢中驚醒,強烈的壓迫感逼得他必須戴上假肢,到戶外走幾圈才能稍許安心。
“要么不留遺憾地走,要么心安理得地留,絕不無所事事地混!”
王曙光打定主意,即便真有離開部隊的那天,也要揣著本事和技能離開,不能終日憂慮,向生活低頭。
1996年,經過半年多瘋狂的補習,王曙光考取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律碩士研究生,并在第二年取得了律師資格證。
“要知道,我們法大的學生畢業后干律師這行的,年收入沒有少于10萬的。”王曙光的老師告訴他。
如今,王曙光在北京軍區善后辦擔任信訪接待及善后工作,他用自己所學的法學知識,幫助戰友,在部隊繼續燃燒自己,奉獻自己。
有很多人問王曙光后悔嗎,他總是這樣說:“當兵我就沒后悔過!要是再有打仗,我還第一個上!”
2016年4月,王曙光登上當年邊境作戰的主峰,脫掉假肢放松殘腿時,被路人拍下照片并傳到了網上,感動了數以萬計的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