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打印技術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關注3D打印技術制造的日常生活用品。其實從 1990 年起就出現的 3D 打印技術,很多假肢等患者也很希望3D打印在醫療領域大展拳腳。相比其他行業,醫療領域的許多產品:醫療器材、手術假體、生物組織還沒能很好地把成本降下來,而 3D 打印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
在日本有一家叫做 SHC Design 的公司就在嘗試做這件事。首席運營官加賀德島聲稱,公司的 3D 打印機生產的假肢只要 100 美元。
公司的其中一名員工,41 歲的安藤文紀本人就是需要這類產品的人群,利用 3D 打印出的四肢現在能夠幫他穿上日式涼鞋,和夏季浴衣的色彩搭配起來,“而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做,這要花很多錢。”根據日本衛生部的數據,手工制作的假肢在日本平均大約需要 4200 美元。
制成假肢的材料是一種適用于醫療設備的彈性聚合物,由橡膠制造商 JSR 集團開發,能保證 3D 打印設備穩定地輸出產品。而 SHC Design 的工作則是為機器創建軟件模板,掃描客戶健康的另一條腿和他想穿上的鞋,打印出相應的腿型。這種材料打印出的假肢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更輕,允許使用者進行更廣泛的活動。
不過,公司真正的機會可能還是把機器和軟件打包賣給那些對便宜假肢需求更大的市場。根據日本一個國際援助機構的數據,在菲律賓這樣的地方有近 350,000 人需要假肢,但 90% 的人因為成本問題和缺乏專家治療而無法獲得假肢。目前,SHC Design 已經拿到了一些政府補貼,計劃在明年 4 月起把產品銷售到日本和菲律賓兩地,整套設備大約花費 2000 美元。
不過,聚合物假肢(通俗說就是塑料假肢)的耐久性可能不如鈦和碳纖維制作的假肢。美國矯正物&假肢協會的執行主任 Tom Fise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他還沒見過其他公司在做這件事,但他不認為目前的產品能支持 3-5 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