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重慶少年龔偉,被左小腿處鉆心的疼痛,斷斷續續折磨了近3年。今年高考結束后,他被確診為滑膜肉瘤,為防止惡性腫瘤細胞擴散,7月11日,龔偉接受了左腿膝蓋下方截肢手術。
這位18歲的重慶少年,今年高考成績554分,超出當地一本線62分,被燕山大學通信工程專業錄取。
“等病好了,帶著假肢我還會去打籃球。”——熱愛籃球、喜歡NBA球員庫里的龔偉,言語中流露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在手術的前夜,他在自己的QQ空間寫道:“雖然會被軀體束縛,我要的是無限宇宙的馳騁。”
2017年7月7日,18歲的龔偉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其主管醫生陳龍介紹,滑膜肉瘤是惡性腫瘤,病變在四肢關節附近,以膝關節最常見。這種腫瘤易轉移到肺部、肝臟等部位,一旦擴散將危機生命,因此,需要進行截肢。
當天上午,醫生將這一消息告訴龔朝勇,“聽完后,感覺世界都在旋轉,接受不了。”妻子鄧紅梅聽到“截肢”兩個字時,則坐在病房外的地上,埋著頭哭了半個多小時。
遲疑半晌,兩人將這一消息告訴了龔偉。“不是說,這是良性的嗎?”龔偉說完,沉默了幾秒鐘,“沒事,只不過是截掉一條腿,命總算保住了。”
7月11日,截肢手術做完后,相比于父母,龔偉的心情反而比較平靜。不僅沒有流一滴眼淚,而且依然很開朗,經常會和同學視頻聊天,也從不忌諱別人談論他的腿。
截肢沒有打擊到龔偉,但是術后的幻肢痛卻不斷折磨著他,他始終覺得小腿還在,那個部位也常常會產生持續性的疼痛。“骨頭被人用力砸、斷裂面的神經被撕扯”,龔偉這樣形容這種疼痛感。
鄧紅梅每次看到疼得直哼哼的龔偉,眼里的淚“控制不住就往下流”。這時,龔偉總會想盡各種辦法安慰她。“他會跟我講霍金的故事,說殘疾人也能成為天才;看到病情比他更嚴重的病友時,他會告訴我說,自己比他們要好得多。”
陳龍介紹,截肢后,龔偉還需要多個療程的化療。目前,醫院正在討論治療方案,預計整個治療過程全算下來,需要100萬元左右。
100萬——這個數字讓龔朝勇夫婦“陷入絕望”。龔朝勇介紹,他是重慶當地一名司機,一個月收入在3000-4000元;妻子則是當地的普通職員,月收入只有1000元。“兩人的工資加起來,能保障基本生活,但是卻無力支付如此巨額的醫療費。”龔朝勇說。
兒子病倒后,龔朝勇拿出家中10余萬元的積蓄,加上從親戚朋友那邊借來的錢,湊起來一共有30多萬,“還有70萬的缺口”。
7月29日,龔朝勇通過“輕松籌”發起求助,目標金額為40萬元。截至8月1日早上12時許,他一共獲得8323次幫助,籌集金額達到295170元,完成了目標金額的73%。
此外,龔偉的校友、同學們得知此事后,自發組織起來為他募捐,“全班50多個同學湊了10000元。”龔朝勇夫婦的同事、朋友也不斷發動周邊的人湊錢,向他們提供幫助。
鄧紅梅稱,兒子患病后,自己經常胡思亂想,“會想他未來的人生,后續的治療費用。”鄧紅梅說,想到這些,自己“一度絕望到不想活。”但是,“病友”的家屬常安慰她說,堅持住,就能熬過去,這種病,考驗的是病人和家屬們的心態。加之這幾天愛心人士不斷捐款,讓她覺得“看到了希望,覺得這條路還是能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