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書城讀書時光,林深之向讀者介紹自己的創作體會。
6歲截癱→14歲識字→16歲發表長篇網絡小說→23歲出版故事集
“人生最大的困難,不是生老和病死。而是,如何在七十平的空間內,實現自己比天還高的,夢想。”讀著這樣的文字,實在想不到它出自一個23歲的女孩之手,更想不到這個女孩身體截癱,只能靠輪椅行走。11月21日下午,在太原書城讀書時光見到她時,她正向讀者介紹自己的新書——《女孩,你要好好愛自己》。
她叫李璐,筆名林深之,來自呂梁山區。因童年的一場意外,一生未踏入校門一步,卻憑借天賦與毅力展開了一場顛覆性的人生之旅,其作品在年輕一代中影響甚廣。她,也已成為我省9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013年,因事跡感人,她獲得首屆“最美呂梁人”提名獎。
望著林深之清秀的面龐、瘦削的身體,許多人替她感慨命運的不公。可她卻說:“我不希望大家只把我當做一個勵志的樣本,我不需要同情。我希望讀者更多地關注我的作品以及我作品中那些為理想而不斷奮斗的年輕人的故事。”這個自稱不愛講大道理的姑娘,成為了自己生命里的英雄。
摔了一跤,沒了童年
林深之1992年出生于呂梁市柳林縣,童年的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成天與男孩子們混在一起,鉆狗窩抓剛出生的幼仔,彈玻璃珠,捅螞蟻窩,偷偷烤紅薯引起大火,燒了人家的屋頂……直到6歲的一天,她從一塊一米多高的土坡上摔下,被母親牽著走回家的她,一路抽抽噎噎地哭著,一路感覺昏昏欲睡,從家里的炕上醒來后,她哭著對媽媽說:“我的腿掉下來了。”父母帶著她奔赴地區醫院,地區醫院搖頭,又輾轉去省城醫院,省城醫院嘆息,接著奔赴北京天壇醫院,天壇醫院的專家也無能為力。最后確診出病因——休克性脊髓損傷,俗稱截癱。
輾轉求醫數年未果后,父母帶著林深之返回了家鄉。求醫路上的債務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還債及供其他兩個孩子讀書,父母再無更多精力負擔林深之的教育,從此,林深之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孤獨生活。對于這段時期,她說,因為不能動,只能勉強蹲著不倒,她常被媽媽抱著坐在一個地方,那時老房子周圍還沒有被開發,大門前面有一大片荒地。她就蹲在門口看目之所及的景物一年四季的變化,春天看蘋果樹發芽,夏天等著抓螳螂和瓢蟲,秋天烤紅薯土豆,冬天觀察雪花飛舞,光陰就這樣一天天流逝。林深之的腦子里常常天馬行空地飄過一些念頭,也許就是這些獨處的日子培養了她無盡的想象力。
天賦異稟,自學成才
14歲那年,因為渴望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電腦,她開始了自學。她把哥哥姐姐用過的字典拿過來,從最簡單的拼音學起,廢寢忘食,自己跟自己叫勁,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就可以自主閱讀,之后,為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她在電腦上專門看一些紀錄片,遇到不懂的詞匯就一個一個地查,一個一個地學,沒多久,她就能熟練地運用網絡打字聊天了。
因為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林深之內心積攢了許多故事,累積多了便有了傾訴的欲望。她開始不停地讀書,然后寫作,把一篇篇作品發表在網絡上。2008年,16歲的她在“紅袖添香網”發表了16萬字的長篇言請小說《水晶鞋D魔力》,筆名“璐教主”。如今的林深之覺得自己當年的作品很幼稚,但仍有網友稱贊道:“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種唯美浪漫的小說了,寫得很不錯,以你16歲的年齡能有這樣的文筆和構思很厲害。”
然而,文學創作之路有多艱難,只有真正投入其中的文學愛好者才明白。與世界接觸甚少的林深之,一邊承受著千倍萬倍的壓力,一邊迅速接受著自我磨練自我成長。
矢志追夢,不忘初心
2013年之后,林深之的才華逐步被更廣泛地認可,先后在國內著名刊物《女報》《愛格》《青春美文》等發表作品,還在國內一線媒體南方周末、鳳凰網等平臺發表文章,獲得百家媒體轉載推薦。緊接著,由魅麗文化策劃出版了首部故事集《女孩,你要好好愛自己》。在新書《女孩,你要好好愛自己》中,她沒有過度描寫自己,而是寫了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成長故事,胖姑娘的孤獨,慢姑娘的萌蠢,篇篇情感動人。
在讀書會現場,不少同齡人向林深之請教如何才能實現夢想。林深之說,現實中有夢想的人很多,實現夢想的人很少。這是因為不少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有一段時間,她非常苦悶,創作陷入瓶頸,想要取得突破很難很難,她處于見不到希望的絕望境地,那些日子里,她每天坐在電腦前探究摸索,冬天很冷,她裹著毛毯,抬頭看看窗外,天氣灰暗如同自己的人生。很多這樣的時刻,常常把她逼得透不過氣來。但她唯一沒想的就是放棄。在幾乎沒有希望的道路上,她堅持了下來。她告誡年輕人,為了夢想,要堅持不懈地執著努力,要每天問自己你有沒有做到超出條件的進步?你有沒有比一個月前甚至一天前更好?當你能這樣想的時候,距離你想要的就不遠了。